西瓜嫁接的優勢和方法
發布時間:
2018-03-02 18:43
來源:
近幾年來,為了克服西瓜連作障礙,在西瓜嫁接上進行了試驗,取得的效果比較好,能實現高產優良。采用該項技術種植的西瓜,667m2可增產750~1500kg。
1 嫁接前的準備工作
1.1 營養土的配制 選中上肥力土壤,經適量敵磺鈉消毒后,按2∶1比例與腐熟的堆廄肥混合均勻,配制成肥力適中、結構疏松、吸熱保濕性好的營養土,分裝于營養缽內。
1.2 砧穗的培育 選擇成活率高,抗旱耐澇,不死苗,對果實品質無不良影響的優良砧木種子,做砧木的有瓠瓜、南瓜、葫蘆。種子經消毒催芽后,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營養缽內,播期比常規播期提早5~10d。砧木苗剛出土時,于無毒苗床內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種子,當砧木第1片真葉全展,西瓜2子葉展平時,開始嫁接。
1.3 苗床土選擇 要選擇溫光條件好,排水方便,土層深厚的菜園土。
1.4 瓠瓜、南瓜、葫蘆播種 可按行距8cm、株距5cm定向播種,以便培育壯苗和嫁接。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蓋育苗。
2 嫁接方法
2.1 插接法 將砧木頂心摘除,用直徑小于砧木胚軸直徑的帶尖竹簽,從砧木頂心處正中向下插入0.5cm深度,再將西瓜苗自子葉下0.5~1cm胚軸處削成圓尖形,把竹簽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將接穗(西瓜苗)插入、插緊,使接穗與砧木的子葉緊緊交叉呈“十”字形。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時不要使胚軸裂開;砧木、接穗苗都必須是第 1片真葉展開期。此法優點是嫁接速度快,成活率高,不需固定物,接口高,病菌難侵染。嫁接后10d除去遮光物,秧苗接口即愈合轉入正常生長,嫁接成活率可達75%~95%。
2.2 靠(舌)接法 將砧木頂心摘除,在子葉下0.5~1cm處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~45°角斜面,割去1/2莖粗,刀口約0.5cm長;西瓜苗從子葉下1~1.5cm處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~45°角斜面,割去2/3莖粗,刀口長0.5cm。將2種苗的刀口對接,用適宜的夾子固定好。嫁接后10d,將接穗在靠近切口處切斷,以后2~3d內的中午要注意遮光。
2.3 切(劈)接法 在已剔除了頂心的砧木苗子葉下方0.5~1cm處自上而下切成40°角斜面,長度0.5cm,切深至胚軸1/2;在西瓜苗子葉下方0.5~1cm處切成楔形,將砧木插入切口內,用夾子固定好。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處于子葉展開到第1片真葉顯露時進行,方法較易掌握,成活率較高,但速度較慢。
2.4 抱靠接法 在砧木第3片真葉上方橫切,隨即自莖中部向下切1cm左右長的縫;在西瓜苗第2片真葉與第3片真葉之間的莖上用刀削去兩側表皮,切口長1cm,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縫內,呈抱合狀。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較大苗齡,接穗嵌入砧木時用力要小,防止將砧木剪斷。當接穗直徑是砧木直徑的1/2時采用此法最適宜。
2.5 斜切接法 將長出3~4片真葉的砧木在第1片真葉的下方切成1cm長斜面,接穗在子葉上方按與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cm左右長的斜面,然后將兩斜面對接固定。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,固定要牢固。
3 嫁接苗管理
3.1 保持適宜的床溫 適宜的床溫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條件,特別是在早春,由于外界氣溫較低,嫁接苗傷口的愈合緩慢,因此必須十分重視苗床的保溫管理。白天溫度控制在20~25℃之間,夜間不低于18℃,床溫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。
3.2 保持較高的濕度 較高的濕度可減少嫁接苗水分蒸發,是提升嫁接苗成活率的關鍵。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,應在移植后澆1次透水;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,應在嫁接前3~4h給砧木澆1次透水。嫁接后的苗床要適當遮陽、密閉。第3天以后進行適當通風,但仍要保持高濕條件。如果床內空氣濕度過低,可采取彌霧法適量噴水補充。
3.3 搞好遮光管理 遮光管理的目的是減弱苗床內的光照,減少熱量來源,使苗床內保持適宜的溫濕度,從而減少嫁接苗的蒸騰失水和養分的消耗,促進接口愈合。遮光的方法是:嫁接后的2~3d內,在苗床上白天覆蓋草簾,避免陽光直射;3d后逐步增加光照時間,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。靠接苗在切斷接穗根部后的2~3d內,仍需繼續進行遮光管理。
4 嫁接苗的大田管理
當嫁接苗長到2~3片真葉時為定植時期。嫁接苗應稀植,采用露地種植的定植密度280~310株/667m2,地膜覆蓋種植的為310~350株 /667m2,種植深度不宜埋過接穗接口,以免造成西瓜接穗生根影響嫁接效果。應適當減少基肥的用量,坐果后宜加施追肥,增大磷鉀肥用量,以加速果實膨大。苗期要注意猝倒病的防治,大田要注意炭疽病、疫病的防治。
相關技術